常用药材
# 常用药材
# 补气
# 人参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微苦,性温、平。归脾、肺、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大补元气,固脱,生津,安神益智,久虚不复,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等症。
# 黄芪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为专长。配人参、白术、炙甘草可以甘温除热。降低人体体温。
# 党参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,归脾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补气最弱,生津养血,约为人参的1/3。
# 温阳
# 附子
- 【性味归经】气味辛、温,有大毒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除湿。走而不守
- 【禁忌】有大毒
# 肉桂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甘,性大热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肉桂为温补要药,主扶火助阳,温中逐寒,能引火归元,治上热下寒,破沉寒痼冷,疗霍乱转筋,心腹诸痛,疝瘕奔豚。守而不走,当我们肾封存能力不够得时候,肾阳就容易往外走,肉桂就具有引火归元得作用。
# 生姜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,解毒,用治风寒感冒,脾胃寒症,胃寒呕吐,肺寒咳嗽,解鱼蟹毒。走表,发散风寒,发散,走而不守。
# 干姜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,用治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肢冷脉微,寒饮喘咳。走里,驱里寒,温中散寒,温里,守而不走。
# 补阴
# 五脏阴虚
- 肾虚火(肾阴不足):枸杞 桑葚 黄精 熟地
- 肝虚火(肝阴不足):枸杞 桑葚 熟地 白芍
- 脾虚火(脾阴不足):山药 玉竹 茯苓 人参
- 肺虚火(肺阴不足):百合 麦冬 玉竹 沙参 石斛
- 心虚火(心阴不足):百合 麦冬 生地黄 西洋参
# 紫皮石斛
- 【性味归经】 气味甘、平,无毒。归胃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 滋阴生津,少有的津阴双补药材,改善阴虚火旺,抗衰+免疫双效合一,护肝明目,缓解手机党,电脑族的眼睛干涩,视力模糊,具有抗癌作用。特别适用于热病伤津、阴虚体质、老年虚损。
肺阴虚 石斛+百合
清肺热 石斛+沙参
肾阴虚 石斛+熟地黄
补肾精 石斛+枸杞子
修复胃粘膜(胃津不足) 石斛+山药
胃阴不足 石斛+麦冬
1
2
3
4
5
6
7
8
2
3
4
5
6
7
8
# 麦冬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 微苦 微寒 归心、肺、胃经
- 【功能主治】润肺止咳(补肺阴) 清心除烦(补心阴) 养阴生津(补胃阴),主治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、干咳咯血,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,以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。
# 百合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寒。归心、肺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,常用治阴虚燥咳,劳嗽咳血,虚烦惊悸,失眠多梦,精神恍惚。
# 肝阳上亢
# 天麻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归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适用于肝阳上亢,肝阳上亢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肝气郁结,一个是肝肾阴虚,而天麻可以平肝风,通络,非常适合肝阳上亢。
- 专入肝经 精准治风 治风圣药,平肝祛风 通络止痛。主治肝风内动,惊痫抽搐,眩晕,头痛,肢体麻木,手足不遂,风湿痹痛等。
- 即可以平内风(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)又祛外风(风湿痹痛)尤其擅长解决肝风内动引起的高血压头晕 偏头疼
- 防风 治外风 感冒头疼 关节痛 羌活 治外风 上半身风湿 体表风寒湿邪
# 钩藤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味甘、微寒,归心、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钩藤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清肝热、息肝风、降血压三效合一,尤其适用于肝热生风(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、眩晕、抽搐等症状),其综合性是其他单一药物难以匹敌的。清热 止痉更强,降压更快 适合急诊。
- 其他平肝药(如天麻、石决明)偏重 平肝潜阳,但 清热力弱。
- 钩藤像“消防员”,擅长扑灭 肝火+肝风 的急性症状;而天麻、白芍等更像“调理师”,适合长期调养。二者常配伍使用(如天麻钩藤饮),标本兼顾!
# 清热
# 黄芩
- 【性味归经】黄芩味苦,性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、利湿、止血三大核心功能。擅长血分热毒。善清上焦热:尤其擅长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。像肺热咳嗽、咽喉肿痛等上焦有热之症,黄芩常被应用。
# 金银花
- 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甘,归肺、心、胃经
- 【功能主治】金银花既能清热解毒,又能疏散风热,在治疗风热感冒或热毒疮疡时,它的清热与解毒作用同时发挥,既能清除风热之邪,又能解除热毒之结。
# 祛风湿
# 秦艽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平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湿,清湿热,止痹痛,主治筋脉拘挛,骨节酸痛, 日晡潮热,小儿疳积发热。
# 独活
- 【性味归经】:味辛、苦,性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:祛风除湿,痛痹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痹,腰膝疼痛,少阴伏风头痛,风寒挟湿头痛。
# 羌活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温。人膀胱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解表散寒,祛风胜湿,止痛。主治风寒感冒,风寒湿痹,项强筋急,骨节酸疼,风水浮肿,痈疽疮毒。其性温,解表散寒、祛寒湿,用于外感风寒、头痛无汗、寒湿痹、上肢风湿疼痛。
# 防风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甘,性微温。归膀胱、肺、脾、肝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,主治外感表证,风疹瘙痒,风湿痹痛,破伤风,脾虚湿盛。此外,防风叶、防风花也可供药用。
# 五加皮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温。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湿,补益肝肾,强筋壮骨,利水消肿,主治风湿痹病,筋骨痿软,小儿行迟,体虚乏力,水肿,脚气。
# 威灵仙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咸,性温。归膀胱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湿,通经络,主治风湿痹痛,肢体麻木,筋脉拘挛,屈伸不利。
# 其他
# 山药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平。归肺、脾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健脾,补肺,固肾,益精,主治脾虚泄泻,久痢,虚劳咳嗽,消渴,遗精、带下,小便频数。
# 蒲公英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甘,性寒。归肝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利尿通淋,主治疗疮肿毒,乳痈,瘰疬,目赤,咽痛,肺痈,肠痈,湿热黄疸,热淋涩痛。
# 白芷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以根人药,有祛风除湿、排脓生肌、活血止痛之功效。主治风寒感冒、头痛、鼻炎、牙痛。赤白带下、痛疖肿毒等,亦可作香料。
# 细辛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,微毒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,主治风寒感冒,风湿痹痛,肺寒咳嗽,头痛,牙痛,鼻渊。
# 石菖蒲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辛,性温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化痰,开窍,健脾,利湿,用治癫痫,惊悸健忘,神志不清,湿滞痞胀,泄泻痢疾,风湿疼痛,痈肿疥疮。
# 黄连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,性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主治湿热痞满,呕吐吞酸,高热神昏,心火亢盛,心烦不寐,心悸不宁,血热吐衄,痈肿疗疮,目赤,牙痛,消渴,泻痢,黄疽;外治湿疹,湿疮,耳道流。
# 黄苓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,性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,主治湿温、暑湿、胸闷呕恶,湿热痞满,泻痢,黄疸,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,血热吐衄,痈肿疮毒,胎动不安。
# 瓜蒌仁(栝蒌实)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微苦,性寒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化痰,宽胸散结,润肠通便,主治肺热咳嗽,痰浊黄稠,胸痹心痛,乳痈、肺痈、肠痈肿痛。
# 升麻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甘,性微寒。归肺、脾、大肠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阳举陷。主治时气疫疠,头痛寒热,喉痛口疮,斑疹不透,中气下陷,久泻久痢,妇女崩带,子宫下坠,痈肿疮毒等。
# 莲肉(莲子)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涩,性平。归脾、肾、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具有补脾止泻、止带、益肾涩精、养心安神之功效。
# 天南星
- 【性味归经】苦、辛,性温,有毒。归肺、肝、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散风,祛痰,镇惊,止痛,主治中风麻痹,手足痉挛,头痛眩晕,惊风痰盛等病症。但直接从植物上摘取的种子和地下球茎不可服用,块茎人药,用途与半夏近似,有毒,内服慎用,误服严重者会导致死亡。
# 金银花
- 【性味归经】味甘,性寒。归肺、心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炒炭凉血止血,主治外感风热,温病发热,热毒血痢,痈肿疔疮,喉痹,以及多种感染性疾病。
# 小茴香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温。归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 主治脾虚泄泻,带下,遗精,心悸失眠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散寒止痛,理气和胃,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。用于寒疝腹痛,睾丸偏坠,痛经,少腹冷痛,脘腹胀痛,食少吐泻。
# 牡丹皮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,主治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夜热 早凉,无汗骨蒸,经闭痛经,痈肿疮毒,跌扑伤痛等。
# 高良姜
- 【性味归经】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温胃止呕,散寒止痛,主治脘腹冷痛,胃寒呕吐,气吞酸。
# 马齿苋
- 【性味归经】味酸,性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
-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止痢,用治热毒血痢,痈肿疗 疮,蛇虫咬伤,崩漏下血,湿疹,丹毒,便血,痔血。
# 治病原则
得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死,保得一分胃气,便有一线生机。
阳伤则病,阳衰则危,阳亡则死
菌桂 一曰菌桂,又称小桂,其皮为肉桂,或称筒桂;——小桂比较贵。
一曰牡桂,又称大桂,或单称桂,其皮为官桂,其枝为桂枝。
# 一体同源

Last Updated: 2025/10/22, 08:25:28